议题:
随着物联网(IoT)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动连接革命,覆盖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和海事系统等多个领域,互联互通的物联网生态系统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已成为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专题旨在探讨IoT安全面临的多维挑战,聚焦于设备通信的脆弱性、数据完整性保护以及系统韧性的提升,同时鼓励创新型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应用,以保障下一代数字生态的安全。
随着数十亿IoT设备的快速普及——从资源受限的传感器到复杂的工业控制器——带来了诸多独特的安全威胁,包括:
设备层攻击: 如边缘设备(如智能电表、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自动驾驶汽车)遭遇恶意软件感染、固件漏洞利用或物理篡改。
网络层风险: 包括中间人攻击、协议漏洞(如MQTT、CoAP)以及在异构网络(WiFi、5G、卫星、LPWAN)中的频谱干扰。
数据与隐私风险: 数据传输链路不安全、对敏感用户或工业数据的未授权访问,以及全球法规合规挑战(如GDPR、CCPA、ISO 27001)。
网络-物理系统攻击: 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如智能电网、医疗物联网、自动化物流),威胁人身安全与系统运行连续性。
本专题鼓励原创研究,涵盖IoT安全全领域的基础理论、使能技术与实际部署。重点关注领域包括:
IoT安全架构与协议设计:
面向低功耗设备的轻量级加密与认证方案(如基于椭圆曲线密码ECC的算法、抗量子密码技术);
安全的边缘到云通信架构,包括用于隐私保护数据聚合的联邦学习框架;
支持动态设备接入与访问控制的零信任网络模型。
威胁检测与缓解:
基于机器学习的IoT网络流量异常检测(如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入侵检测、行为生物识别);
基于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设备身份管理与数据溯源;
基于硬件的安全解决方案(如TPM、安全隔离区)实现设备认证与密钥管理。
跨领域IoT安全应用:
工业物联网(IIoT):工业控制系统的远程安全监控、制造网络中的勒索攻击防御;
智慧城市:城市传感网络中隐私保护的数据共享、智能电网和交通系统的安全协调;
医疗物联网:远程医疗数据的端到端加密、可穿戴设备的安全认证;
海事物联网:智能船舶的卫星通信安全、港口自动化的网络防护、导航系统的反欺骗;
车联网:车与外部通信(V2X)安全、智能网联汽车(CAV)的入侵检测。
新兴技术与发展趋势:
面向AI驱动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如边缘设备上的对抗样本攻击);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与超构表面在无线通信安全中的应用;
抗量子攻击的安全方案,用于未来IoT网络的安全保障。
我们欢迎理论研究、实验探索与综述论文,涵盖从基础性内容(如加密学、协议设计)到实际应用创新(如真实部署案例、系统研究)的广泛主题。本专题旨在搭建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桥梁,推动在多样化IoT场景中实现安全性、可扩展性与可用性之间的平衡。
声明:
本分会由Dr. Tianning Zha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组织。
组织者简介:
张天宁于2022年获得中国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她目前担任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物联网安全、边缘计算安全以及异构网络优化,重点关注工业物联网与海事物联网的应用。她曾担任SCI期刊审稿人及国际会议特邀主讲人。
分会投稿流程:
如果您希望参加SCNIE特别分会,请将您的稿件通过 ConfSync:https://confsync.cn/csae/submission系统提交,并选择 Section“Secure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in IoT Ecosystems”。我们会将您的投稿分配给Dr. Tianning Zhang进行初审,初审通过之后将安排专家进行二审,稿件录用通知发放时间与主会议通知时间一致。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info@confsync.cn 。